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某某宝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目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年似水(完结三)(1 / 2)

上一章目 录

李恬猜得没错,整个老李家合族都盼着长安回来,给老李头脸上添光彩,也给李氏一族脸上添光彩。唯有李陈氏的态度异于常人。而她异于常人的原因,大约一来是刻意使性子;二来应该是有所倚仗。倚仗着李恬这头放不下老李头,必定会有所表示。

在这种情形下,她执意反对,就好似李恬上赶着倒追着给她添脸面添光彩似的,估摸着心里因此爽气得不能行。

李恬对此并不以为意,老李头没了,她和老宅最后的一丝亲情牵绊也断了,往后再想着让她再和从前一样,为着老李头,从而对老宅如何如何,再不能够!

她略略询问了关于老李头的丧事安排等事,就和李好、李静几个回了自己的家。

七八年过去了,李宋两家的老宅并没有什么变化,还和从前一样。李恬和宋大海的意思是老宅子留着,权作个念想。但是家里人口渐多,不扩宅子也没住处。就在前年冬天,他们把李宋两家门前的打麦场子给买了下来。和两家老宅门对门的,可着场子的大小,重新起了两座新宅,每座有四亩大小,比不得许留镇的宅子宽阔,但当初盖宅子的时候,李恬和宋大海就商量了,这边只是乡居,也不搞府城镇上那些内外宅的那一套,一切以大家住得宽敞舒适为主。

两边的宅子,都是从中间一分为二,简简分成前后两个院落。

里院最南端是一溜五间外加两间耳房的南屋,再加东西各五间的东西屋并耳房,外头起了厦,做了连廊。中间横着一溜前后五间加耳房的明堂,除去中间一间做了穿堂之外,另外四间都是待客房,两边的耳房做了杂物房。

前院两侧同样是五间东西屋再加耳房,临门的大门那里,宋大海原也想盖上一溜五间的倒座房,多备几个房间,以防着将来人多的时候能住得开。

可是李恬不同意。她觉得临着大路再盖屋子,太压抑了,也和街坊们太有距离感了。下河村家家户户都没有靠着院门盖屋的,甚至院墙都只有半人高,出门看山看地,视野开阔,不知道有多自在!

反正对面的老宅还在,就眼下来说,各家一人一座屋子还是够的。将来再不够的话,就再选扯另盖屋呗。——比如说,才刚成亲那会儿,他就提过的山脚下的院子,这都八九年过去了,还没个影呢!

就这么着,两家的新宅子,不算中间的明堂,各家的前后院儿,算上南屋在内,统五有五座独立的屋子。

而且早在长安、梦生娶亲那会儿,大家回来,已然分配妥当了。

李家李长亮是家主,主院就归他住。新起的宅子算是客院儿,南屋留给长安这个主人家。李好就住里院那五间东屋,李静是里院的五间西屋,悦姐儿年纪小,就得吃点亏,住在前院东屋。小妞妞这个没爹娘没亲兄弟的,估摸着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跟姑姑们混在一处了,李恬就把前院的五间西屋都让她住着。

宋家那边,李恬和宋大海还住老宅。新院的南屋归宋大江住,里院的东西屋,一边给宋明月,一边给月牙。至于宋大河和梦生这俩小子,就暂居在外院的东西屋。

而且这个分,并不是暂时的分,是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固定下来的,即便人不在,也不挪作他用。这样一来,即便是客居,也能稍稍打消一下大家的生疏感。

他们这一趟回来,姐妹四个,李好家四个娃子,李恬家四个,李静家三个,又有四个大男人,并一众丫头婆子,李恬因为打算回来长住,还把能稍带的东西,先装了几个大车。

一大群人,嗡嗡嚷嚷的,闹哄了半天,才算安定下来。

李好的大闺女朵朵,即不随李好那个安静的性子,也不随高大壮的沉稳,小时候还好,越大越跳脱,用李好的话说,就是跟个猴似的,一刻也安生不下来。为此,她还多次派高大壮的不是并旧事重提,说什么当年高大壮不该说像她二姨之类的话,结果真随了她二姨!

李恬当然不认帐,她虽然不怎么喜欢安静,可她忙都是正事儿好不好?可不是天天猴跳着到处跑着玩!再说了,原主小时候乖巧安静着呢!

但不管怎么说,高家大丫头是姊妹四个中,最活泼最有活力的那个,是个不争的事实。

之前在许留镇,家里虽也是大宅子,人也不算少。可是对高朵朵来说,爹娘弟妹都是见絮了的。亲姨表姊妹见面的机会也少,再有,李好为了压她的性子,天天磨着她学针线,七岁上还上了女学。

有这么些她不耐烦的事儿压着,就是想兴头也兴头不起来了。

到了下河村就不一样了。虽是萧瑟冬日,又正值化雪,天寒地冻的,但胜在视野开阔,野味儿十足。

下了车,兴奋地各屋跑着看着,转了一大圈儿,见小妞妞独自得了一座屋子,正在那里小大人似的指挥着丫头婆子安置箱笼,一副当家做主的小派头,顿时不忿起来,鼓着小嘴,一溜小跑冲到李好的屋子里,磨正和那姐妹三个叙话的李恬:“二姨,为啥真真姐有单独的屋子,我没有?”

李恬一把笑着推开她:“你甭磨我,要磨磨你娘去,才刚我还正和你娘还有三姨四姨说呢,你四舅和你三姨一成亲,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往后啊,我任事不管,只剩下玩了!”

李好就没好气地笑嗔她一眼:“说得好似这些年,你没玩过似的!你去满镇打听打听,哪个当家主母,有你玩的花样多?”

她指的是这几年李恬在许留镇那边辛勤劳作、建设家园的事儿。

当然,这只是她自己的说法,在别人眼里,那就是个玩儿。

初到许留镇那几年,是整天摆治宋大江买来的四百亩的荒地,等到荒地都种上果子树,又开始下手收拾临江那一大片园圃。在摆治荒地和收拾园圃的空档,还不忘,在自家后院特意留下的花园里,种瓜种菜种花,盖茅草屋。

反正这些年,她除了管管家,操操那几没成家的人终身大事的心,偶尔到外头应酬一二,多半时候,不是在挖土,就是去在挖土的路上。

等到正事儿都忙完了,又打上了李宋两家大宅门前道路的主意。

为了建设心中的理想家园,她破例败了一回对自家没实际用处的家,买了好些池杉苗子,把通往李宋两家的道路两旁都种上了池杉树。单是种上树还不够,还使人在道边种了好些菊花并苜蓿草。

七八年下来,她忙碌的成果还是很显著的。

每年到了春夏秋三季,李宋两那边都是绿茵夹道,鲜花环绕,果香四溢,犹如独立于俗世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以至于,每年自桃杏李梨盛放一直到秋末,都有不少人慕名过去看景,而李宋两家的果子园也因此在林州府,乃至江北都有一定的名气。而有声名的好处就是,那四百亩的果子不愁销路了。

虽然都是同样的果子,但是附加了这么一个产地,就好似比旁的果子多了几分滋味儿似的。当然了,李宋两家的果子树,也并非全是市面上的大路货色。

不同的这一部分是李恬这些年试验嫁接出来的新品。

那些现在还保留的老品种,一来是产量口感销路都还可以,二来是还没顾得上。毕竟就算嫁接,也得给果子树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一窝疯的全嫁接了,好容易打出点点名头的果子园岂不是一时没果子可卖了么?这可不利于自家的赚钱大业。

原李恬起意回来的时候,还不觉得那边多让人牵挂,叫李好这么一说,自己个再一想那春夏秋让人心神愉悦的景致,不免有些懊恼:“你不说我还不觉得,你这么一说,我就觉回来又回亏了!”

忙叨叨忙了好些年,净给宋大江那小子做嫁衣了。

罗三两口子自到了宋家,就一直留在下河村这边。先前只是忙着山头果子园,并李家的老枣园。——那七亩的枣子树,到眼下已有十个年头了,堪能称得上是老枣子园了。

四年前,家里银钱充足了,李恬终于把心心念念了许多年的官道边的荒地买下来,夫妻俩又开始接手忙那边的活计。如今那边的荒地,已悉数种上了果子树,当然没有李恬最初规划的几千亩什么的。实是直到真正开始上手收拾,才知道果子园里的活计繁琐。

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倒还在其次,关键是防虫和售卖。

果子这东西又卡时节,虽说时下也有保鲜的技术,但是沙藏法太占地方,冰藏法成本过高,还要防着保鲜的过程中霉烂什么的。李恬并不打算走什么奇货可居的路子,把果子留到来年以图高价儿。

她一直想走的就是平民化的路子,当年能售卖掉的就售卖掉,价儿实在太贱的时候,才会想法子略留一留。

所以有了前面宋大江置下的四百亩的经验,这边的荒滩地,挑位置好的,统共买了四百亩。

其中三百亩都种了枣子树,余下的分别种了些苹果梨子什么的。

枣子树相对省心,罗三两口子这些年,除了忙那边的事儿,旁的活计也没少干。

罗三媳妇听见这话,忙上前一步笑:“太太甭觉得可惜,咱们这头,眼下也不比那边差了!不说大枣子园那头,我和我家老头子,也按镇上太太收拾的那样子依样开始收拾了,就说咱们这村上。南边一溜山头果子园,除了咱们家的,何老爷家的,还有另几位李老爷家的。春上一齐开花的时候,搭眼瞧去,就跟一溜花墙似的矗在眼前儿似的,红红粉粉的,把眼儿都洗亮了呢。再有,咱们后头还有山,山下又有田,田间还有水,水边还有村,村里头又托当年太太您弄来的那苜蓿种子的福,边边角角都是花儿呢。论景不输那边儿,论野趣儿,那边一丝没有!”

说着,她又笑:“要是太太嫌我们侍弄的粗,咱接着再忙活!山脚下那片地,我们早按老爷的吩咐平整好了,就是咱是粗人,不知道该咋收拾,单等太太您回来指点呢。”

一番话说得李好笑起来:“你这是有多盼着她回来,可着劲儿的又夸又棒!”

罗三媳妇忙忙地上前一步,急急表白,笑:“姨太太,我这可不是胡吹乱棒,我们太太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李好再度笑起来:“成成成,你甭急,也甭争,她的本事我们都知道!”说着话,想到了最初,脸上的笑不觉敛了下,望着门帘子感慨:“她要没本事,我们这些人,一个个的能有如今的好日子?”

这一句话触动心肠,不觉想到最初的时候,爹娘大哥猝亡,她在杜家泥潭深陷,这边几个孩子凄苦无依的情形,眼圈儿不觉红了。

老三媳妇、何明家的、大牛媳妇几个忖着她们该收拾妥当了,结伴带着家里的孙娃们过来说话儿凑热闹,一脚踏进屋门,正看见李好低头抹眼睛,不觉怔了下,纳罕地道:“这好生生的,咋突然掉起金豆子来了?”

李恬笑着起身过去拉她:“我大姐忆苦思甜呢!”

又叫丫头给王氏大牛媳妇李守成媳妇几个让座。

自己个也拉何明家的坐下。

何明家的恍然笑了,朝屋子里环视了一圈儿,从李恬姐妹几个,到家里的娃子,再到丫头婆子,个个都是面色丰盈舒展,虽因为有丧,都没穿亮色的衣裳,也没带什么饰物,却自有一股子由里而外的富足之气。

这屋子里,簇新的青地砖,厚重古朴的枣红色家什,虽没什么贵重的摆设,却也处处整洁,处处妥贴。因笑道:“苦倒不用思,就是这甜,确实该好好品品!”

说着,她叫她大孙子大宝、二孙女苹果、二孙子二宝,并紧紧牵着大牛媳妇的手不松手的铁柱家的大闺女二岁多的小梨子笑:“才刚进来的时候,咋跟你们说的?这是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和四姑姑,还不赶紧叫人?”

大宝已经快九岁了,和当年铁柱一样的年纪。苹果是何金山家的老二,比宋小毛头小一岁半,也有近七岁了,何明家这几年,除了最初的山头,还在李恬买道边荒地的时候,跟着买了一百亩,日子很是不错。小姑娘穿着崭新的红直身长棉袄,梳着双丫发髻,俏生生怯生生地立在那里,看上去格外娇软。

二宝是银山的大小子,地道的老何家人,模样偏清秀秀气,才四岁多点,穿着青色的直身长棉袄,梳着小发髻,被何明家的收拾得跟小大人似的。

铁柱家的小梨子,正是幼儿最可爱的时候,白胖胖的脸儿,配着溜圆的大眼儿,模样娇憨。

听见何明家的招呼,在大宝的带领下,摇摇晃晃地给各人行礼。

李恬和李好四个赶忙叫起身,又叫丫头婆子给他们抓果子,又叫在隔壁屋子笑闹的各家的孩子过来和何明家的几个见礼。

一番说笑忙乱之后,李恬指着二宝和小梨子,朝宋乐天道:“领着他俩去那院儿到你二叔跟前转转。”顿了下又笑问:“知道啥意思不?”

因为下雪,也因为人多,宋大江不放心,也跟着来送他们,顺道也给老李头上个礼儿。

宋乐天咧嘴一笑,那双极似李恬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知道知道。”

说罢,和大宝,一人扯上一个,朝余下的娃子们一挥手,领着一群娃子,浩浩荡荡的出了屋子,直往宋家老宅。

这会儿,何明、大牛、李守成、李老三、何金山、银山、李东宝,并宋大海兄弟俩,张行廉和高大壮、秦昊一众大男人,正聚在宋家老宅的东屋里畅叙家常,突见大宝和宋乐天领着一长串的十来个娃子涌了进来,大家都是一怔。

宋乐天也先不说话,一手一个,把二宝和小梨子送到宋大江面前,抿嘴笑着,俩眼殷殷地看着他。

宋大江还以为这大侄子是来替俩娃子讨见面礼来着,忙不迭地往怀里摸。

铁柱和银山也在,不过今儿在场的,都比他们大,才刚可没他俩插话的份儿,就坐在边上陪坐陪听。见状,赶忙一齐起身去拽自家的娃子。

宋乐天朝着他俩嘻嘻一笑,张手拦了拦,这才转头朝还在掏银子的宋大江乐道:“我娘叫我领来给二叔瞧瞧,还说,二叔一瞧指定就是知道是啥意思了。”

何明率先乐了:“可不是知道啥意思了么?大江啊,不是我说你,你这也妥拖后腿儿了。就连铁柱翻过年都要娶亲了呢!”

李老三也道:“我们家长乐也快了。”

李守成接着补刀:“我都快当爷爷了!”

虽然大部分小娃听的都不是很明白,但有一点他们明白,那就是宋大江吃瘪了,闻言就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宋大江被小娃们嬉笑得无奈地抓抓后脑道:“我大嫂也真是的!娶,我娶还不成么,等回去我就张罗!”

宋乐天顺利完成任务,又带着一长溜尾巴回去找他娘邀功。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